东西问 | 吴凯:如何从中医药海外传播中“看见西方”?
(东西问)吴凯:如何从中医药海外传播中“看见西方”?
中新社昆明5月28日电 题:如何从中医药海外传播中“看见西方”?
——专访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西学研究所负责人吴凯
中新社记者 韩帅南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危急重症领域取得良好成效并收获众多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更多关注与认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也受到众多国际友人青睐。中国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至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医药何时开始向海外传播?在海外传播和发展后的中医,与中国本土传统中医有何不同?研究中医药海外传播,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哪些启示?近日,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西学研究所负责人吴凯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逐一解析这些问题。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医药何时开始向海外传播?
吴凯:有明确史料记载的中医药海外传播,发生在唐代。当时中国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将包含中医药在内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当地。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药就已开始沿着起源于汉代的丝绸之路向中国周边国家传播。
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航海家、探险家探索亚洲时,也将中医药文化带回西方。著名的中医典籍《本草纲目》就是通过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和驻华使馆人员传入西方。
到近代,一批来华专家学者主动对中医药展开研究,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科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他所著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又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包含了大量关于中医药的内容,对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值得一提的是,1878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的苏烈(George Soulie De Morant)。1901年起,苏烈在中国从事外事工作期间,先后在北京、上海、云南等地向当地医生学习中医和针灸技艺。1927年,苏烈开始在法国传播和推广针灸,并与当地医院合作开展针灸临床实验。
苏烈是将临床中医带入西方医学体系中的第一人,195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提名。他的著作《针灸法》至今仍是西方人学习针灸的教材,他也被誉为“欧洲针灸之父”。
苏烈针灸著作及手稿原件。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资深记者詹姆斯·赖斯顿(James Reston)访问中国期间突患急性阑尾炎,在术后接受了针灸治疗。回国后,詹姆斯将他的经历和中医的神奇疗效写成稿件发表在《纽约时报》头版,由此在欧美国家掀起了一场“针灸热”,也带动更多国家研究和学习中医药。
网友评论
活泼大叔
回复而这些神秘色彩也吸引到了更多的玩家到巨型艾利克斯出现的种子里一探究竟,看看都市传说中神秘的巨型艾利克斯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巨大的脚引、雨夜、迷雾、神秘系统提示是否会像都市传说中那样让玩家亲临其中。真想见见作者